C114讯 7月3日消息(苡臻)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瑞银网配资,感知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中,毫米波雷达凭借其高精度探测、全天候工作能力及隐私保护特性,正从传统的汽车电子领域快速向智慧养老、智慧城市、工业检测等新兴场景渗透。据Yole预测,到2027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28亿美元。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近年来加速布局毫米波雷达市场,已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并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构建生态链,推动技术在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为毫米波雷达发展注入新动能。
毫米波雷达:万物互联时代的“慧眼”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通常指30~300 GHz频域(波长为1~10 mm)。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优点。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射毫米波信号并接收其回波,利用信号的时间延迟、频率变化等信息,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作为新一代感知技术,毫米波雷达相较于传统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LiDAR),具备显著优势。其一,隐私性强。它通过电磁波反射解析目标物行为特征或人类生理信号,仅输出结构化数据,从根本上规避了隐私泄露风险,尤其适用于家居、养老、医疗等对信息敏感的场景。其二,探测实时精准,响应速度极快,能够实现多目标同时跟踪。其三,可全天候工作,能够适应雾、烟、灰尘等恶劣环境,24 小时稳定运行,不受光照或天气影响。
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毫米波雷达在汽车行业已成为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关键传感器之一,其应用场景实现了从被动安全到主动交互的全覆盖:不仅能实现自动跟车、紧急制动等安全功能,还能精准监测车内乘员的生命体征,并支持后备箱脚踢感应开启、防夹预警等智能化交互场景。
同时,除汽车领域外,毫米波雷达还拓展到更多领域。在智慧养老领域,它可用于跌倒检测、睡眠呼吸监测以及紧急预警等,有助于构建非接触式健康防护网,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及健康管理效率;在智能家居领域,它提供非接触式的安全预警;在工业应用中,帮助工业机器人实现精准避障导航;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毫米波雷达可以全天候监测车流,为智能信号灯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显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随着技术进步,毫米波雷达正朝着4D成像、AI融合的方向发展瑞银网配资,未来将通过更智能的算法和更紧凑的设计,进一步拓展其在物联网各领域的应用范围。这种兼具高性能和小型化特点的感知技术,正在推动智能出行、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
产业布局:移远通信的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实践
据了解,移远通信早在2022年底便开始积极布局毫米波雷达赛道,这并非偶然的业务拓展,而是基于通信与传感技术的深度耦合性及自身全链条能力的战略选择。
作为全球物联网模组龙头,其在通信领域积累的技术基底与毫米波雷达形成天然协同—— 二者均涉及天线设计、射频信号、电路、功耗等核心技术模块,移远通信在通信模组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毫米波雷达产品提供直接技术迁移优势,降低技术壁垒。
在生产制造端,毫米波雷达“三分技术、七分生产”的特性契合移远通信的制造优势,其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可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成本,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
凭借其在通信模组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移远通信迅速推出了多款毫米波雷达产品,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移远通信推出了专为汽车尾门“无接触交互”设计的AR脚踢毫米波雷达RD7702AC。
瑞银网配资
该产品能够精准捕捉用户脚部动作的力度、角度及运动轨迹,响应速度快,且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区分多种干扰信号,例如塑料袋随风飘过、充电线意外划过、小动物跑过、滑板划过等复杂场景,避免意外开门的情况发生,为用户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即使在雨雾、尘土等恶劣环境下,RD7702AC也能稳定工作,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尾门开启体验。目前,RD7702AC已经获得了国内头部车厂的定点合作通知,标志着移远通信在汽车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认可。
此外,在居家养老领域,移远通信也推出了跌倒检测毫米波雷达RD6000CC。该产品采用先进的60GHz毫米波雷达技术,通过捕捉人体姿态的细微变化,能够实现非接触式跌倒检测,并能精准分辨真实跌倒与普通动作。它解决了智慧养老领域长期存在的隐私保护难、成本居高不下、监测不准确等问题。目前,RD6000CC已经在多家养老机构和智能家居企业投入使用,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监测精准性,移远通信构建了跌倒检测二次确认机制,大幅减少误报。一旦监测到老人跌倒,系统立即将报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子女手机、养老平台以及120急救,形成“家庭-社区-医院”三级响应体系,报警距离超出市场同规格产品33%。同时,针对传统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方案价格昂贵的问题,移远通信研发点云算法,并采用“二发二收”天线布局的创新设计,有效减少通道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移远通信表示,未来将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智能感知领域持续深耕创新,专注于非接触式高精度人体行为监测领域,并将发布适用于更多场景的产品,如智慧路灯、二轮车、侧门防撞、车内检测、尾门防夹等。据透露,公司将在2026年推出4D毫米波跌倒检测雷达,进一步优化点云数量,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
生态协同:构建毫米波雷达全链路产业价值链
移远通信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布局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开发,还注重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
在2025 MWC上海期间,移远通信携手岸达科技、上海点艺、恩通达重磅宣布,共同打造开放协同的“毫米波雷达全链路生态”,以“赋能伙伴,解锁场景”为核心理念,加速多元场景规模化落地,并为4D雷达等前沿技术注入强劲生态动能。
据了解,岸达科技是全球领先的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商,深耕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多年,在汽车辅助驾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为生态链提供了强大的芯片技术支持。
上海点艺提供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研发行为分析、睡眠监测、跌倒报警等算法,在智慧养老领域具备领先的洞察力,有助于提升毫米波雷达在智慧养老场景的应用效果。
恩通达专注于毫米波雷达算法及系统技术研发,充分释放毫米波雷达技术价值,致力于为智慧交通、智慧路灯、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工业测量等领域提供优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此次生态链的构建,标志着毫米波雷达产业从“单点突破”正式迈向“系统作战”新阶段。移远通信表示,此次生态共建是对产业价值链条的深度重塑。通过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实现 “1 + 3>4” 的生态聚变效应,充分释放毫米波雷达的技术潜力。未来,移远通信将加速关键场景商业化落地进程,推动毫米波感知技术融入更多场景,为行业发展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5G、AIoT和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雷达将成为智能社会不可或缺的“感知之眼”。在这场感知革命中,移远通信展现出的不仅是技术领先性,更是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洞察——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单点突破的独角戏,而是生态协同的大合唱。
只有当技术真正服务于生活、赋能产业,才能创造最大价值。而随着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不断成熟瑞银网配资,一个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数字世界正在成为现实。
传金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